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

新闻

专访悦泰科技 :George Church、许田加入全球首创器官衰老时钟

来源:www.kaiyun    发布时间:2023-11-28 00:14:20
 

  近日,长寿抗衰领域初创公司Regenerative Bio(悦泰科技)宣布美国三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George Church教授,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教授加入并担任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分别指导器官衰老模型构建和长寿干预方案研发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Regenerative Bio是George Church联合创立的 7 家长寿抗衰方向公司中唯一一家由华人科学家团队成立的公司,也是许田参与的唯一一家通过器官衰老时钟检测技术建立衰老评价体系的长寿科技公司。

  据官网介绍,Regenerative Bio诞生于哈佛大学校园,于 2021 年回国落地运营。该公司是全球首家人工智能驱动的长寿科技公司,公司聚集众多知名科学家,计划基于器官衰老时钟检测技术构筑器官衰老模型,定义器官衰老衡量标准,并以此辅助开发可量化、可追踪的器官级抗衰老解决方案,为下一代抗衰老相关药物建立数据库和伴随诊断基础。

  Regenerative Bio于 2022 年初完成千万美元天使轮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 IMO Ventures、五源资本、险峰长青等。当前公司已完成器官衰老时钟模型的构建,并推出器官年龄管理品牌 LAIFE 乐梵。2023 年,该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于器官衰老时钟模型的研发投入,并进一步开设器官抗衰产品研制管线,丰富 LAIFE 产品矩阵。

  借此机会,生辉采访了Regenerative Bio的首席技术官周广宇博士,他向生辉介绍了两位顶级科学家加入公司后承担的职责和公司最新的进展。

  周广宇具有超 10 年基因检测和生物信息学行业研发和管理经验,曾先后担任华大基因癌症基因组研究总监、诺禾致源基因组解决方案副总裁、燃石医学研发总监等职务,拥有武汉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师从George Church教授。

  George Church被称为哈佛大学商业化最成功的科学家之一,是基因测序和基因编辑技术先锋,持有专利覆盖了目前所有的高通量测序平台,同时也是个人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开创者。

  本次George Church以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身份加入Regenerative Bio,将重点参与公司器官衰老时钟技术的研发和模型算法设计,从对于微量 DNA 中的信号捕获、多组学层面互作关系、人类表型标准数据化以及时钟AI算法等方向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方向指导。

  George Church在长寿基因、端粒在内的衰老底层遗传机制领域深耕多年,并通过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手段在干预方向取得多项突破。同时,也在抗衰老研究商业化上取得显著成果。公开资料显示,George Church 迄今已联合创立 7 家抗衰老公司,其中Regenerative Bio是唯一一家由华人科学家团队创立,通过器官衰老时钟技术建立衰老评价体系的长寿科技公司。

  “我们在Regenerative Bio建立的器官衰老时钟将有利于系统性地对衰老进行数据化,并快速缩短未来对抗衰老干预和治疗的研发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投入。”George Church表示。

  许田于 2018 年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遗传学讲席教授、副校长,曾任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遗传学系副系主任,主要是做生长调控和遗传学方法研究,是生长调控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其实验室率先发现了该领域很多重要调控基因和信号转导通道,这些发现为发育和疾病提供了新理论,也为癌症和罕见病诊断和药物的研发打下基础。

  许田在科研转化方面同样建树颇深,拥有几十项国际专利,曾担任罗斯伯格转化器科学委员会主席、复星医药首席科学顾问和转化器主席,成功孵化十多个科技项目,包括多个“世界第一”的开拓性高科技产品和公司。

  本次,许田加入Regenerative Bio科学委员会,将利用其在相关领域的多年研究积累,基于其从事多年的药物牧场大型研究项目,结合公司搭建的器官衰老评价体系平台,通过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筛选、提效和改进,共同进行安全、有效的衰老干预方案研发。

  “两位顶级科学家的加入,为Regenerative Bio带来了全面的抗衰老科学研究基础、前沿技术工具以及宝贵的成功商业化经验,并逐步提升和完善了公司从器官衰老模型和器官衰老干预手段两方面打造长寿抗衰解决方案的顶层设计。”周广宇说。

  官方资料显示,Regenerative Bio是一家打造长寿行业平台型公司,基于AI和高通量检测提供器官衰老评估模型和长寿健康解决方案。成立之初,该公司以衰老干预方案研发作为切入点,依托 AI 干湿实验闭环平台推出干预产品。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得知衰老研究遇到的最大阻碍在于,缺乏统一的度量衡来评价干预产品的有效性。当前对于衰老观测的大多聚焦于过于微观的细胞层面,或者过于宏观的个体层面,因此在人体上无法客观、科学地界定什么方案可以轻松又有效抗衰老,什么方案不能,也无法比较两个方案之间孰优孰劣,这对我们的研发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由此我们意识到,开发一套有效的衰老评价标准体系,也就是搭建一个可量化衰老的模型,才是进行抗衰老研究的关键步骤。”周广宇告诉生辉。

  在此背景下,该公司于 2022 年开始重点布局器官衰老时钟的构建,当前在周广宇的带领下,已完成全球首创的器官衰老时钟模型初代训练。该模型基于微量游离 DNA 检测以及组织信号分解算法技术,以 DNA 甲基化作为主观测指标,可实现对于器官衰老信号的捕捉与解析。据周广宇透露,现阶段器官衰老时钟仍持续进行大规模样本采集,以实现更精准的模型构建。

  周广宇介绍道:“通过建立器官衰老时钟和器官衰老数据库,一方面,使得咱们进行器官特异性干预时,路径和靶点更清晰,明显提升衰老干预产品的研发效率;另一方面有了统一度量衡,我们大家可以更加清晰比较不同方案间的有效性差异,以此来实现效果可量化的干预产品研制。同时在我们产品上线后,也能轻松实现干预效果的持续追踪和监测,让我们不断迭代。”

  “未来 3 年,公司将针对 20-30 个器官或系统持续研发效果可评价的衰老干预产品,其中 6 款已完成上市前准备工作,将于本年度陆续上架销售。”目前,Regenerative Bio旗下的器官年龄管理品牌 LAIFE 已上市 3 款干预产品,分别是围绕 NAD+通路的综合器官抗衰产品,基于联合代谢激活剂实现的免疫干预产品,以及围绕肝脏 Ⅰ 相解毒通路设计的肝脏焕活产品。

  “长远来看,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抗衰老领域的旗帜性平台,加深全行业对衰老的科学理解,利用器官衰老时钟所收集的衰老数据为整个长寿行业的研发带来加速效果,甚至衰老检测本身也具备成长为大众化健康监测产品的潜力。现阶段,团队的重点仍将是进一步沉淀时钟模型数据和算法,完成多器官抗衰干预产品的研发。此番,两位科学创始人的加入,也进一步加速了我们在器官衰老时钟和抗衰老干预方案中的研发进度。”周广宇总结道。

  长久以来,抵抗时间、延缓衰老是科学家们孜孜不倦探索的重要方向,长寿科技领域的探索者们对于衰老的底层生物学机制的认知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入。

  进入 21 世纪,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一系列高效、精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的诞生,衰老研究也随之进入了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系统生物学、整合医学等多个生物医学重要领域,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交汇的时代。现阶段,抗衰老疗法不仅涵盖了以雷帕霉素、二甲双胍等为代表的老药新用,围绕重要衰老生物学通路和端粒酶的靶向新药,加上干细胞、血液交换、基因治疗等等创新型技术和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

  全球范围内,抗衰老的科研和产业化投入正在不断加大。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投资 1.8 亿美元支持清华大学首任药学院院长丁胜参与创办的抗衰老初创公司Retro Biosciences;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 重注Altos Labs近 30 亿美元围绕细胞重编程开展研究;谷歌创始人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累计投入 Calico 数十亿美元寻找抗衰老药物……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英国政府将“健康老龄化”提上国家战略,明白准确地提出国民寿命延长预期,加大对相关产业的资金支持;新加坡成立健康长寿中心,增加对抗衰老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中国也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整体来看,抗衰老意识正在逐渐深入,各国都在持续加大对抗衰老方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随着资金的加大以及科学技术的积累,抗衰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正在蒸蒸日上,我认为整个行业正处于朝阳期,发展的潜在能力非常大。当前,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持续深耕抗衰老领域,科研和产业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周广宇说。

  不过,周广宇也指出,正是在当前百花齐放的局面下,科学、医学和产业等各方迫切地需要统一评价体系。目前抗衰老领域存在的主要难题也正是在于临床实验研究,这类研究很具有争议性,而且如果仅以延长寿命为研究终点的话,所投入的时间之长和预算之大使得其可行性微乎其微。因此,我们提出器官衰老时钟,想为这一难题提供一个安全、灵活、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下一阶段,长寿抗衰领域的发展重点就是建立一个统一、快速、精准的衰老衡量和抗衰老评价体系,同时基于此积累的衰老数据库将持续提升评价准确性和干预有效性。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发起了相关研究和基础队列建设,而建立符合中国人群特征的衰老数据库任务艰巨但意义深远。”

备案号:沪ICP备19021460号-5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400 920 5548

扫一扫,关注我们